日韩欧美综合一区二区,夜夜嗨AⅤ国产精品,日韩电影免费在线观看网站,国产区日韩去区

  1. 佟樹文:西遷往事中的別樣情懷

    2020-07-20 11:54:56  來源:各界新聞網-各界導報  


    [摘要]“56年過去了,回顧那段時光,依然熱血沸騰。”7月15日,今年80歲的佟樹文指著20年來搜集的西遷資料動情地說。...

    佟樹文介紹《西遷五十年》紀念冊

      □魏丹丹 文/圖

      “56年過去了,回顧那段時光,依然熱血沸騰。”7月15日,今年80歲的佟樹文指著20年來搜集的西遷資料動情地說。

      佟樹文是西安普天通信設備廠一名退休職工。從北京遷到西安那年,他才24歲。

      回憶西遷往事

      1964年,為發(fā)展我國內地的郵電通信事業(yè),加強通信建設技術力量,原郵電部決定將北京郵電器材廠微波生產車間遷移至西安,組建我國專業(yè)化微波生產基地。佟樹文說:“北京廠把最優(yōu)秀的職工、最好的通訊制造設備、最精密的儀表遷到了西安。”

      “我是第一批西遷隊隊員。”佟樹文說,在短短一個多月的時間里,先后有499名職工告別北京和親人,分四批西遷到西安郵電器材廠(即現在的西安普天通信設備廠)。

      到西安的第二天,佟樹文就走進車間,投入到緊張的工作中,在西安奉獻青春,安家立業(yè)。“我剛到西安時,普天廠周圍還是一片荒地,現在已是高樓林立。西安普天通信設備廠也被譽為‘中國微波第一家’,當年的西遷隊隊員也都到了耄耋之年。”回首往事,佟樹文感慨萬千。

      多方搜集資料

      2001年,退休后的佟樹文萌生了整理西遷資料的想法,得到了老伴劉業(yè)玲的支持。劉業(yè)玲也是第一批西遷隊隊員。就這樣她成了老伴整理資料的“專用秘書”。

      “很多資料已經遺失,有一些隊員或調走或離世,整理任務十分艱難。”佟樹文跑遍了西安普天通信設備廠的三個家屬院,四處詢問老同事,為此打了上千通電話,才把499名西遷隊隊員的名單搜集齊,其中有154名隊員已經調往北京、河北、天津等地。

      “我老伴字寫得好,她幫我把隊員名單分批抄寫在花名冊上,是我的得力助手。”佟樹文說,他們夫妻倆都不會使用電腦,很多資料的收集整理都需要靠手寫來完成。

      圖片是收集資料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。佟樹文向北京通訊設備廠、西安通訊設備廠以及西遷老同事們征集圖片資料,他的兩個女兒為此專門買了一部數碼相機,手把手教他如何拍照。學會使用相機之后,佟樹文挨家挨戶為西遷老同事拍照留念。“為了搜集資料,我真是想盡了辦法,還曾五六次往返于西安和北京。”

      精心制作紀念冊

      “制作紀念冊這件事,我從2012年就開始了。”佟樹文介紹,他的整理編輯工作得到了聞光林、張樹蘊、陳能章等幾位西遷老同事的大力支持,大家共同出謀劃策,成立了紀念冊編輯組,進行分工協作。

      “搜集、整理資料真是吃了不少苦,花了不少心血。”為了不漏掉一個人,紀念冊編輯組做了大量的走訪工作。佟樹文說,光后期的設計稿就修改了不下十次。

      2014年是北京廠西遷至西安五十周年,佟樹文和他的同事們加緊制作完成了《西遷五十年》紀念冊。

      這本紀念冊全部為彩色打印,分為祝賀篇、回憶篇、影像篇、員工篇、成就篇等七部分,一張張照片、一幕幕回憶,字里行間書寫著西遷人無怨無悔的五十年歷程。“看著這本紀念冊,能勾起很多美好的回憶,其中有喜有悲、有艱辛有奮斗,更有成就與眷戀。”佟樹文說。

      “打竹板,聽我說,五十年光陰如穿梭,西遷的壯舉記心窩”“相隔萬水千山,到大西北來支援,建設美好新家園”……雖然《西遷五十年》紀念冊已經完成,但是佟樹文西遷資料的整理工作并沒有停止,他還把西遷故事寫成了快板詞,說給社區(qū)的年輕人聽。

      “兩年前我的老伴去世,沒有‘專用秘書’幫我整理資料了,但就算是我一個人,也要堅持把西遷資料整理好。”佟樹文說,他還計劃要編輯制作《西遷六十年》紀念冊。

    編輯: 穆小蕊

    相關熱詞: 佟樹文 西遷人
    分享到:

   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,本網只是轉載,如涉及作品內容、版權、稿酬問題,請及時聯系我們。電話:029-63903870

    本網所有文字、圖片和音視頻等,版權均屬各界新聞網所有,任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、鏈接或其他方式復制發(fā)表,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。
    各界新聞網 版權所有 Copyright(C) 2006-2020 gjnews.cn All Rights Reserved     備案號:陜ICP備13008241號-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