□ 曾德超
六月的西安,驕陽似火。好在六月初的第一個周五晚上來了一場及時雨,炎熱感迅速緩解。為了不辜負這難得的夏日涼爽,幾個球友相約周六上午打球,早上九點多開始,七個球友隨機組隊比試,涼風和汗水合奏了一曲“運動之美”交響樂。時間過得很快,幾場暢快淋漓的比賽下來,轉眼就到了下午一點,但有人意猶未盡,還想繼續(xù)。這時有球友提議:現(xiàn)在天氣轉陰,適合爬山,何不轉換一下運動形式,去爬爬雨后的秦嶺,順便洗洗肺?一呼眾應,大伙兒收拾好裝備,在運動場邊的店鋪吃了一碗泡饃,合乘一輛商務車,朝秦嶺腹地奔馳而去。
秦嶺那么大,該到哪里去看看?一行人中的大哥酷愛運動,各種球類、爬山徒步、旅游攝影,甚至馬拉松都有涉獵,他介紹說自己曾去過一個古寨,特別適合雨后拍攝光影變幻,而且游人不多,是一個可以靜品美景的好地方,大家一致贊同去看看。有人戲稱,我們也學學拏云少年,來次追光之旅。在歡聲笑語中,七人經(jīng)過約兩小時的山路,驅車來到了古寨,在下面的停車場,特地翻轉電子手表查看了一下,海拔1000米出頭?;锇閭兺\嚀Q衣、備水整鞋,拾級而上,約半小時,就到了古寨之巔。說是古寨,其實是這些年當?shù)貫榘l(fā)展旅游打造景點而圍成的小石圈。登上石墻,極目遠眺,一座座山峰“漂浮”在厚厚的云層之上,似乎是點綴在大海中的一眾小島,任憑滄海橫流,我自巋然挺立。實測此處海拔1300米左右,與周邊山峰相比,不算高,但或許正是它所處地理位置優(yōu)越,看到了更有層次的景象:
云層似鉛灰色的海,在山谷間翻涌;山色似潑墨的畫,在天地間延展;光影似游走的銀龍,忽而穿云破霧,忽而湮沒于峰巒之間。這云、這山、這光,為嶙峋的山脊勾勒出冷峻的輪廓,為幽深的溝壑蓋一床溫暖的棉被,為黛綠的林梢披上輕柔的羽衣。起伏的山巒成了被擦去高光的膠片,而光影,成了靜謐勝景的顯影液?;蛟S這就是陰天看秦嶺群山的魅力所在。
本著不走回頭路的想法,大伙兒順著石子路從寨子另一側下山,不承想別有洞天,這條路通向幾個依次漸高的山頭,回頭看時,雨后的寨子好像涂抹了一層凝脂,有小巧、水潤之感。這時,同行的小弟指著石子路旁的樹叢樂道:“你們看,那些紅色的小果子是野櫻桃,挺好吃的,要不嘗嘗?”他迫不及待地從樹叢中拉過來一枝,又怕傷著樹干,小心翼翼地摘下些許帶著晶瑩水珠的小紅果,分給大家。我一粒一粒放入口中,一種清爽的甜味混合淡淡的酸味瞬間充盈口腔,沁人心脾,忍不住又采摘了幾顆,第一次吃野櫻桃,很解饞。同伴中有人脫口而出“甜甜的、酸酸的,有營養(yǎng),味道好極了!”大家會心一笑。不知不覺走到第四個山頭時,有同伴建議運動量夠大了,不如就此下去,可不四四如意?大哥卻指著前方鼓勵大家,登得越高,風景越好,一咬牙就到了。于是一行人鼓足干勁,登至山巔。最高峰海拔1435米,此時云層漸漸散去,豁然開朗起來。近觀半山腰的云彩,變幻成了一團一團的棉絮、一隊一隊的綿羊、一群一群的精靈,讓人目不暇接。往下看,水彩畫一樣的村莊透過云層映入眼簾,如仙境一般。遠眺群山,山色空蒙,青翠的山巒時而直插云端,時而藏入云海,時而一覽無余,讓人驚嘆!在最高峰,當?shù)卮迕駸崆榈刂v解著雨后的特色美景,感受到這一帶融于自然美的淳樸民風。
下得山來,已是六點鐘了,大伙做好返程準備。這時,大哥提議:“根據(jù)以往經(jīng)驗,過一會兒天氣會徹底晴朗,有機會看到落日,要不我們去一個更合適的山上欣賞!”眾人贊同,于是抓緊上車,大哥親自驅車,經(jīng)過一個多小時,到達目的地,最高峰海拔1600多米。這是一處收費的景點,趕緊買票進山。剛到半山腰,一團紅日刺破云層,照進車內。攝影經(jīng)驗豐富的大哥趕緊停車,讓大家盡情拍照,還不時催促大家:“抓緊一點,7點半后太陽就要落山了。”又經(jīng)過約一刻鐘車程,到達山頂附近,大哥快速停好車,大家魚貫而出,登上觀景亭,一輪紅日恰好映紅了周邊的云彩,在遠處的山頭露出它燦爛的笑臉,此時剛好7點32分。大家顧不得慢慢欣賞,紛紛拿起手機,咔咔嚓嚓一通拍攝,定格這美景……經(jīng)驗豐富的大哥建議大家趁太陽徹底落山前,登上更高的亭子,于是一行人狂奔至目的地。此時太陽已湮沒在另一個山頭之下,但余暉還是染紅了天邊的云彩,但見:
云層如燃燒的綢緞,在天際翻卷;山色如褪色的青銅,在暮色里沉靜;光影如遲疑的刻刀,在峰棱上猶疑,于深谷中停駐,唯余一線余溫。漸行漸遠的晚霞,似遲歸的旅人,在山脊間跋涉,那一團將熄的火焰,在云隙間點一盞將殘的燈,在林梢上涂一筆將淡的墨——于是,整座山成了正在合上的書卷,而光影是最后那個不肯合攏的句點。
贊嘆聲、歡笑聲、鳥鳴聲……奏響了這一刻最美的樂章。
從進入景區(qū)到天黑,短短半小時,我們看到了太陽從云海邊、群山外迅速撤離的景象,云和山、光和影、人和自然在此間達成奇妙的同頻共振,讓人感受到天地之玄妙、光影之奇妙、身心之舒暢。
已是夜深人靜了,幾人就近住在山上小客棧,以便明天看朝陽之光。剛好晚上有球賽轉播,于是幾個不知疲倦的球友共觀球賽、共賞照片、共論奇景。其中一位兄弟展示一張他拍攝的照片,在太陽的右下方,云霧繚繞,隱約可見觀音菩薩手持凈瓶,側身朝向太陽,甚為難得,贏得大伙一片贊譽。
聽當?shù)厝酥v,雨后的清晨云層厚,很難看到日出,于是第二天大都睡到了自然醒,唯有大哥和小弟追光熱情不減,于凌晨五點就到山頂守日出。功夫不負有心人,他們拍了許多奇幻照片,雖不見太陽本尊,卻把云層透出的光芒拍得絢麗壯觀。眾人則在早飯后一起登山頂觀日出云散的美景,只見:
山色是蘇醒的睡美人,迎著天光的一側溫潤如玉,背光的溝壑里卻還凝結著昨夜的羞澀青絲;而云——先是靛青色的殘夜碎片,繼而被朝霞染作葡萄紫,再褪作魚肚白,最終熔作流動的蜜色,連最倔強的山的背面也被浸染成暖茶色……最妙的是那光影的呼吸:它先在松針的間隙里漏下碎金,又在溪澗的霧散處點染飛白,甚至在最頑固的巖石陰影里,也爬滿了流動的金色光斑。
好一個令人盤桓不止、流連忘返的人間仙境!
回顧這個難忘的周末,是追光,也是追逐生命真諦的旅程。正如一位同伴所說:“大哥的生活,就是我的夢想。”大哥是一個熱愛生活、興趣廣泛、不怕勞累的人,雖然已年近花甲,但他對生活的熱情,點亮了自己,也點亮了他人。其他幾人,也都是隨心隨性的秉性,愛好運動,熱情開朗,這給我很大啟發(fā):興趣是最好的老師,方法是最靚的能力,堅持是最強的動力。因為有共同的興趣愛好,大家能做到一呼百應去追光;這次追光之旅,我們錯峰出行,所謂“夫夷以近,則游者眾;險以遠,則至者少”,我們反“游者眾”之路而行,看到了異樣的精彩;我們七人中,三人已年過半百,若不堅持運動,連續(xù)打球爬山,恐怕吃不消,唯有堅持,才能觸摸最美的風景。惟愿:
多些興趣,多些運動,讓生命在自由的天地里綻放;
放下忙碌,放下煩惱,讓假日成為充電的能量場;
放飛心情,放飛夢想,讓心靈接受大自然的洗禮。
有張有弛,有忙有閑,有動有靜,可能才是生活本來的模樣。不由得浮現(xiàn)出一首小詩:
《雨后觀山》
雨潤千嶂翠,風裁萬柳斜。
林泉皆可醉,坐老一庭花。
編輯: 意楊
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,本網(wǎng)只是轉載,如涉及作品內容、版權、稿酬問題,請及時聯(lián)系我們。電話:029-6390387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