劉趙萍,千陽縣第十屆政協委員、縣婦聯常委。她以奉獻情懷和奮發(fā)作為詮釋了委員的責任和擔當,為婦女兒童工作貢獻了巾幗之力。
用真情溫暖孩子們的成長之路
“去年1月,在一次關愛留守兒童活動中,我邂逅了這群可愛的孩子,初見之時,孩子們身著樸素甚至略顯陳舊的衣裳,但這絲毫沒有掩蓋住他們臉上那份對未知世界的好奇與渴望。當被問及夢想時,這些看似瘦小而柔弱的身軀,竟爆發(fā)出令人震撼的力量,‘好好念書、長大報國’,那稚嫩卻堅定的聲音,如同山間清泉,清澈響亮。那一刻,我的內心被深深觸動。”劉趙萍指著照片上的孩子們說。
感慨于孩子們的處境,她將這份沉甸甸的牽掛轉化為實際行動,一場場以“真情暖童心 相伴護成長”“關愛特困兒童 傳遞溫暖力量”“情系兒童 巾幗同行”等為主題的志愿服務活動,在田間地頭、村頭巷尾悄然拉開帷幕,越來越多的愛心人士響應號召,踴躍加入。目前,來自各行各業(yè)的432名婦聯執(zhí)委、婦女干部、愛心人士長期結對陪伴留守兒童,成為孩子們口中的“愛心媽媽”。她們定期為孩子們送去生活必需品和學習用品,陪伴他們度過了一個又一個歡樂的時光。在“愛心媽媽”的呵護下,孩子們的臉上再次綻放出了燦爛的笑容。這份愛,如同春日里的陽光,照亮了孩子們的成長之路,也溫暖了每一位參與者的心。
用行動幫助“兩癌”患者走出陰霾
“你好,麻煩幫我看下,我的資料齊不齊,還缺啥?”任女士將手中的報銷資料交到劉趙萍手中,她一邊核對資料,一邊詢問任女士的基本情況后得知,2024年任女士因病住院前后花費幾十萬元,經醫(yī)保報銷后個人花費依然接近10萬元。就在她被陰霾籠罩,對生活感到絕望的時候,從縣婦聯的宣傳中得知自己符合“媽媽病”補貼對象,于是就帶著資料前來申請補助。“你的資料都齊全,沒有需要補充的,麻煩留個電話,后續(xù)有什么問題咱們電話溝通,這是電話號碼你記一下?,F在國家政策那么好,醫(yī)學進步越來越快,積極配合治療,完全可以康復,不要有心理壓力,我們共同努力。”在辦理業(yè)務的同時,劉趙萍還不忘開導任女士積極面對生活。
劉趙萍表示,一萬元也許不算很多,但對于低收入家庭的“兩癌”婦女而言,恰如沙漠里的一滴水,陰霾中的一縷陽光,這不僅僅是單純的經濟補助更是一份精神上的鼓舞,在業(yè)務辦理過程中我們不僅要當好業(yè)務上的“經辦員”“代辦員”,更要做好心理上的“疏導員”,幫助“兩癌”婦女樹立生活信心,這樣的救助還會繼續(xù),但她更希望患病的婦女會越來越少。
截至目前,劉趙萍已為37名患病婦女爭取“兩癌”救助37萬元……(記者 劉楠 通訊員 王宏鈞 柳宇飛)
編輯: 張潔
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,本網只是轉載,如涉及作品內容、版權、稿酬問題,請及時聯系我們。電話:029-6390387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