8月22日,市民在京東奧萊店內選購衣服。 記者 馬昭 攝
8月22日9時30分,位于西安市解放路103號的民生百貨煥新開業(yè)??粗j繹不絕的市民走進商場,民生百貨營運經(jīng)理董雯艷難掩激動:“看到很多老顧客又回來了,往日的熱鬧也回來了。”
老商場承載幾代人的記憶
8月22日中午,民生百貨門口的“黃牛銅像”旁,不少市民駐足停留——有人合影留念,有人靜靜凝望。這座雕塑不僅是商場的標志,更是一代西安人的集體記憶。
“我年輕時第一次買結婚的衣服就在這兒,那時候要排好長的隊。”一位60多歲的市民笑著說,言語間滿是懷舊。
當天,像她這樣的“老顧客”不在少數(shù):有人帶著兒女,有人牽著老伴,有人領著小孫子,幾代人齊聚解放路103號,共赴這場“老友之約”。
70歲的劉阿姨和老伴趕在早晨開門前就到場了。“20年前我常來這兒,它就像個老朋友。今天重新開業(yè),我肯定要來看看。”對他們而言,民生百貨早已不只是購物場所,而是陪伴了幾十年的生活坐標。
作為始建于1959年的西安代表性商業(yè)地標,民生百貨解放路店幾十年來不僅是市民的購物選擇,更見證了城市商業(yè)變遷——從“買新衣”到“帶孩子逛”,每一個場景都藏著幾代人的生活印記。此次煥新開業(yè),既是一家老百貨的重生,更喚醒了無數(shù)市民對舊日時光的追憶。
開業(yè)前預售額破2000萬元
走進煥新后的民生百貨解放路店,記者看到,各樓層業(yè)態(tài)鮮明且充滿活力,一層沿街以茶飲、零食為主,空氣中彌漫著烘焙與咖啡的香氣; 二層是核心亮點“京東奧萊”,5000平方米空間內,集中了運動、輕奢、休閑等百余個品牌,不少年輕顧客忙著試穿運動鞋,柜臺前的促銷標牌格外顯眼。此外,二層還設有市集和品牌廚具店;三層分布著健身房和一家特色“手風琴”店;負一層正在籌備沉浸式劇場,未來還將引入劇本殺、棋牌等新興業(yè)態(tài)。
盡管改造規(guī)模大,但商場處處留存著“老記憶”:外立面仍保留“民生”字樣,新增的“JF103”標識(寓意解放路103號)設計年輕化,既是對歷史的致敬,也是對未來的期許;內部曾有的“蓮花柱”經(jīng)重新上漆,在光影中煥發(fā)新色澤,延續(xù)著老百貨的歷史印記。
據(jù)董雯艷介紹,開業(yè)前期商場進行了預售,預售額已突破2000萬元,市場反響遠超預期。
預計年底將升級為“24小時外化街區(qū)”
民生百貨解放路店總經(jīng)理睢海燕介紹,此次改造的關鍵突破,是為這座66歲的老樓引入“雙首層”概念——通過安裝跨層飛梯,實現(xiàn)南北兩端直達,徹底打通原本封閉的大樓,形成類似商業(yè)街區(qū)的布局。
“大家走進這里,就像走進一個街區(qū)。”睢海燕解釋,“我們把原本包裹在建筑里的電梯外露,讓更多空間服務于消費者。”
這一設計讓傳統(tǒng)的“水泥盒子”商場徹底轉型:綠植點綴、景觀小品搭配街區(qū)化地磚,讓內部更具開放感與生活氣息,打破了傳統(tǒng)建筑的沉悶感。
睢海燕提到,此次改造是民生百貨多元化更新的“第二波”:2024年已完成4層至8層的聯(lián)合辦公改造,打造了約4萬平方米共享辦公空間;本次則聚焦1層至3層商業(yè)空間煥新。
未來規(guī)劃更值得期待:一層將建設美食和輕商務街區(qū),預計到年底,整座商場將升級為“24小時外化街區(qū)”,集辦公、休閑、文旅、餐飲、娛樂于一體。
“我們希望這里不只是購物中心,更是有社交屬性的生活空間。”睢海燕表示,正如商場標語“讓日常成為風景”所言,要讓老百貨跳出傳統(tǒng)呆板印象,既貼合年輕人潮流,也成為城市更新的縮影。
董雯艷表示:“我們會在服務上多下功夫,延續(xù)老民生的熱情服務;同時引入更多年輕化體驗,比如寵物友好、騎行友好,還會讓商戶自主決定營業(yè)時間,逐步實現(xiàn)24小時運營,讓民生百貨既能留住老顧客,也能吸引年輕人。”
文/視頻 記者 朱娜娜
編輯: 意楊
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,本網(wǎng)只是轉載,如涉及作品內容、版權、稿酬問題,請及時聯(lián)系我們。電話:029-6390387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