8月18日7時許,在渭南市潼關縣盛潼餐飲管理有限公司外,一輛輛冷鏈物流車整裝待發(fā)。一個個直徑12.5厘米、重110克的餅坯被制作成型,在速凍后裝袋裝箱,經全程冷鏈運輸發(fā)往全球各地。
“咱的‘朋友圈’越來越大!”公司總經理董開鋒說,“我們去年在西班牙薩拉戈薩、泰國曼谷開店,今年在日本租賃順豐海外倉、在西班牙巴塞羅那開店,10月還計劃在法國巴黎開店。”
作為傳統(tǒng)地方美食,潼關肉夾饃以餅子千層酥脆、肉肥而不膩等特點,深受消費者喜愛。目前,潼關縣擁有工業(yè)化生產企業(yè)10家、生產線33條,年產速凍餅7億個,直接產值10億元,間接產值100億元,出口速凍餅500萬個,遠銷21個國家和地區(qū)。
地方美食“走四方”的底氣源自何處?
在速凍餅加工車間,面粉被倒進料箱后,和面、滾揉、刷油、拉薄、劃條、卷筒、醒發(fā)、壓餅等一系列工序均在生產線上自動完成。
“為了實現產品的標準化、規(guī)?;a,團隊耗時近5年,與廠家共同‘打磨’出這套設備。”公司行政辦公室主任李榮指著生產線說,這套設備可以模仿手工制餅的各個步驟,制作出的速凍餅大小、薄厚統(tǒng)一。
搭上工業(yè)化的“快車”,潼關縣率先解決肉夾饃餅坯批量化生產及長距離運輸的問題,在全國設置15個速凍餅前置倉,實現一處原料供全國、一塊面餅渡重洋的目標。今年前7個月,潼關縣生產銷售速凍餅2.16億個,出口速凍餅350萬個。
“食材、調味品、制作方式的多樣性及文化差異,導致不少地方特色小吃難以在海外‘入鄉(xiāng)隨俗’。”潼關肉夾饃協(xié)會會長王華鋒說,潼關肉夾饃海外店使用的饃是從國內通過冷鏈運過去的,肉是在當地采購、現場鹵制的,保證了口感。
“不做中國的漢堡包,要做世界的肉夾饃。”潼關縣堅持把肉夾饃產業(yè)作為首位產業(yè),打造肉夾饃特色文化街區(qū),成立潼關肉夾饃學院,建成3個培訓基地,為企業(yè)牽線搭橋創(chuàng)造“出海”條件等,實現從美食到美食產業(yè)的跨越。
“現在,潼關肉夾饃產業(yè)已經從傳統(tǒng)產業(yè)成長為標準化、品牌化、規(guī)?;牡胤教厣a業(yè),直接或間接帶動就業(yè)10萬余人。”潼關縣商業(yè)發(fā)展服務中心主任蘇寧超說,今年,預計全縣生產銷售速凍餅3.7億個,出口650萬個。
潼關肉夾饃已經成為當地縣域經濟發(fā)展的金字招牌。陜西省社科院經濟研究所副所長吳剛說:“以潼關肉夾饃為代表的地方美食‘出海’,不僅是區(qū)域餐飲品牌的國際化,更是中國制造標準、文化敘事與商業(yè)模式的系統(tǒng)輸出,為中國文化‘走出去’探出新路徑。”
(記者 蘇怡)
編輯: 陳戍
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,本網只是轉載,如涉及作品內容、版權、稿酬問題,請及時聯(lián)系我們。電話:029-63903870